保罗·芬德利,复员军人,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1961-1983年连任11届美国众议员。
以下是他2002年9月12日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写的文章。
芬德利批评美国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助长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压迫,制造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怨恨,导致了本拉登对美国发起 911 攻击。
将美国从以色列的桎梏中解放
作者:保罗·芬德利,伊利诺共和党人,曾连续担任11届美国众议院议员
发布日期:2002年9月12日
若美国政府当初拒绝协助以色列羞辱并摧毁巴勒斯坦社会,"9·11" 事件便不会发生。鲜少有人公开表达这一结论,但许多人相信这是真相。我认为,只要过去35年间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有勇气和智慧暂停对以援助——直至以色列撤出1967年阿以战争中侵占的阿拉伯领土——"9·11" 这场灾难本可避免。
虽然以色列的美国游说集团势力强大且手段强悍,但即便是今天的布什总统,只要下定决心向美国人民阐明以下事实,必能赢得压倒性民意支持而暂停对以色列的援助:
以色列现政府与其历届前任一样,决意吞并约旦河西岸(圣经中的巴勒斯坦南、北的犹地亚与撒玛利亚两个地区),以实现"大以色列"构想。在以色列政坛举足轻重的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坚信:唯有 "大以色列" 成为现实,犹太弥赛亚才会降临。尽管他们在以国内属少数群体,却以狂热姿态强势推行这一主张。基于深层宗教信念,他们誓要阻止巴勒斯坦人在西岸任何区域建国。(译者注:大以色列有不同的定义,最大的定义以幼发拉底河和尼罗河为界的包括黎巴嫩、叙利亚、约旦、巴勒斯坦、埃及领土的地区。)
以色列以反恐为名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暴力镇压,实则推进其领土扩张计划。以军假借反恐之名,对待巴勒斯坦人比对待牲畜更残暴:千百名巴勒斯坦人未经正当程序被长期羁押并遭受酷刑,部分遭暗杀;巴勒斯坦人的房屋、果园与商铺被毁;整座城市时遭宵禁封锁,有些长达数周;急需急救的伤病患者在以色列检查站被例行扣留一小时以上;众多儿童营养不良。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已成巨型集中营。若无美国支持,以色列这一切暴行皆不可能发生。或许以色列当局认为,只要将巴勒斯坦人逼至绝境,他们终将逃离这片祖居之地。
曾备受世界爱戴的美国政府,如今因无条件支持以色列践踏《联合国宪章》、国际法与各大宗教教义,在多数国家沦为众矢之的。
美国何以深陷此困局?
"9·11"根源可溯至35年前:那时以色列游说集团开始持续压制关于美国在阿以冲突中的正确作用的辩论,并成功掩盖美政府对以色列的无原则的巨额援助的事实。
因为以色列游说集团对美国政治的窒息性掌控,数十年来美国政府内部从未有过关于阿以冲突的公开讨论。我对此有切身体会——1967年6月以军占领叙利亚戈兰高地及巴勒斯坦西岸、加沙时,我正任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成员。此后16年持续履职,至今仍密切关注国会动态。
35年来,该委员会乃至整个国会参众两院从未有过可以说一个字的真正意义上的中东政策辩论。过去20年间,无人提出限制对以色列援助的修正案,早年零星提案亦仅获寥寥数票。在国会山,批评以色列——即便是私下言论——几近禁忌,轻则被斥为不爱国,重则扣上反犹罪名。少数敢于发声者如参议员阿德莱·史蒂文森、查尔斯·珀西,众议员保罗·麦克洛斯基、辛西娅·麦金尼、厄尔·希利亚德及本人,皆在亲以势力重金支持的对手面前败选,言论自由空间由此彻底封杀。
在此情况下,国会的涉及中东的立法年复一年严重偏袒以色列,打压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而在受亲以倾向严重的媒体报道误导下,美国选民大多未意识到:美国会行事宛如以色列议会的下属机构。
然而,这种偏颇在国际上举世皆知。多数国际媒体如实报道以军暴行,并痛斥美国助纣为虐。去年春季以军使用美制武器完成对西岸的蹂躏后,布什总统仍以"挚友"与"和平之士"盛赞有"贝鲁特屠夫"之称的以色列总理沙龙,全球反美怒火遂达沸点。
关注外媒或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的读者对国际社会的如此愤怒不会意外。"9·11" 前多年,被美方认定为袭击主谋的本·拉登已在多次电视声明中,将美国帮助以色列摧毁巴勒斯坦社会列为主要控诉。众多外国政要与民间人士亦以空前频度与力度抨击美政策,此类批评尤以小布什宣布对伊拉克开战决心后为甚。
以色列游说集团的威慑无孔不入,渗透美国各级权力机构乃至宗教场所与高等学府。其最 "卓著成效" 在于迫使大批反对以色列暴行与游说手段的美国犹太人集体噤声。
"9·11" 暴行无可开脱,罪魁理应严惩,但美国亟需审视其动机。恐怖主义往往源于深切怨恨,消除或缓解这些怨恨,恐怖主义的狂热自会消退。
"9·11" 周年之际,布什总统既未尝试化解怨恨,甚至拒绝正视其存在。相反,他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宗教战争,加剧全球反美情绪,似乎全然无视全世界近20亿穆斯林人视巴勒斯坦人的艰难境遇为当今最重大外交挑战。
当权者无人敢承认这个被精心掩盖却举世皆知的灾难性现实:美国遭受 "9·11" 袭击并且或将与伊拉克开战,主因在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实际上是在以色列制定而非在华盛顿制定。
以色列是藐视国际法的国家,理应被当作非法国度对待。总统先生不应助长沙龙加剧巴勒斯坦人的苦难,而应暂停对以色列援助直至以色列结束对1967年所侵阿拉伯领土的占领。此举将迫使沙龙就范或促其下台——以色列选民绝不容忍与白宫对抗的总理。
若布什需额外理由,可以军事必要性为由暂停对以色列的援助,称此系赢得国际反恐支持的关键举措。他有林肯这样的卓越先例可循:当年林肯发布《解放宣言》时仅解放叛乱各州奴隶,他解释为是基于军事需要的权宜之策。
暂停援助之日,将是全体美国人挣脱以色列恶行的枷锁、重获自由之时。
(保罗·芬德利,伊利诺伊州共和党人,1961-1983年连任11届美国众议员。著有三部中东问题专著,近作为《不再沉默:直面美国对伊斯兰的扭曲认知》,现居杰克逊维尔市。)